郵件App評測:效率體驗、AI功能與適用族群全解析

超乾淨新收件匣?簡單到媽媽都會用

# 探索 Notion Mail:功能、優點與潛在限制

### Notion Mail 是 Gmail 的終結者嗎?真心話、功能細節還有一點碎念

Notion Mail 這東西,嗯,其實算是在第一批產品裡頭表現蠻可以的。我不得不說,Notion 團隊真的很會耶,把介面弄得又直觀又乾淨,就算你跟我一樣常常搞不懂新玩意兒,也能大致摸個門道。說到這個,有時候覺得自己學什麼都慢半拍,好像年紀到了就會…唉,扯遠了。不過喔,不只好上手啦,它跟 Gmail、Spark 還有 Spike 相比,在效率提升那塊也挺出色。尤其當它和 Notion 或 Notion Calendar 做連動時,你可能會突然發現某些小地方變方便了——雖然 Google 折騰這種整合已經好多年,到現在還是…呃,不多說。

可是回到重點,那它能不能直接踢掉我現在預設用的 email 應用程式 Superhuman 呢?坦白講,目前還沒辦法。但話說回來,這也不是代表它完全沒料或不用碰啦。有些人就愛嚐鮮,不試怎麼知道對不對?

所以接下來,我想簡單帶一下 Notion Mail 到底有哪些比較亮眼的功能,哪些地方明顯還沒補齊,再順便聊聊哪些類型的人或許更適合入坑。欸突然想到昨天差點忘記帶鑰匙,也是最近太忙腦袋糊掉吧(拉回正題)。反正看完這篇,大概你就能抓到它到底符不符合你的工作節奏、優缺點在哪,以及要不要考慮搬過去了。

最後,如果你真的有耐心看到這裡,也謝啦——Manoj 留個言 🙏🏻

切換主力信箱一週,初體驗雜感隨筆

唉,Notion Mail 正式開放已經過了一週。其實我比大多數人早了幾週拿到搶先體驗,說不清有點幸運還是被當白老鼠?每天都在摸索新功能,但說真的,我還沒捨得把一直用的 Superhuman 丟掉。嗯,有時候就這樣兩個輪流開著,也不知道自己到底偏好哪一邊。欸——如果你也試過 Notion Mail,拜託,留言跟我講一下心得吧!哪些地方順暢?哪些卡卡的?或許我們彼此間可以發現些對方沒注意的小問題。

然後啊,每次要嘗試新的郵件應用程式,我腦海裡自動浮現一堆檢查重點,不知道是不是職業病。

首先啦,就是使用者體驗。我真的很受不了操作複雜又拖沓的郵件客戶端,那種感覺…算了,好像誰不是這樣呢?所以我會特別在意收件匣夠不夠乾淨、能不能專注處理事情。尤其只想管一個帳號的時候,更希望整體流程快狠準。不曉得你是不是也這樣?

至於生產力,其實我的主力工作並不是全靠電子郵件撐場面,所以我真心希望每次收信回信都能「咻」地解決,可以馬上去做更重要的事。在這裡如果有人工智慧什麼來協助排序、分類之類——嗯,雖然有點懷疑它到底聰明到哪去,但目前看起來多少有幫上忙。

最後再碎念一句——組織與存取嘛,其實對我來講,電子郵件偶爾根本就是另一種社群媒體,有時候訊息內容比一般社交平台更豐富更私密。不知道其他人是不是也是這種感覺?哎呀,又扯遠了。總之,目前就是邊用邊觀察,也許下週又改口也說不定…

Comparison Table:
功能優點缺點適用對象
Notion Mail 與 Notion Calendar 同步操作簡便,無需切換工具尚未推出行動版 APP,限制使用場景Notion 重度使用者、學生與自由接案族
滑鼠懸停快速預覽郵件即時感強,省時高效可能會導致分心,不易集中注意力個人創作者、自營業者
片段(Snippets)功能一鍵插入常用範本,提高效率對於複雜溝通需求不足以應付日常郵件數量不多的使用者
介面設計極簡風格療癒感,減少干擾,提高專注度某些人偏好繁複的介面可能不滿意 重視操作單純和輕巧的普通用戶
自動標籤功能
整理郵件整潔有序仍需針對更深層次分類進行改進需要大量標籤管理的人群可能會感到不足Gmail 疲乏者

切換主力信箱一週,初體驗雜感隨筆

我怎麼挑郵件App:效率、價錢和亂七八糟的需求

說到怎麼整理電子郵件,其實我一直搞不太清楚自己到底算有條理還是沒救。唉,反正現在嘛,我都用資料夾(或者叫標籤?術語自己挑啦)去分門別類。這招雖然老掉牙,但管用啊。嗯……不過,有時候我在手機跟電腦之間切換,會懷疑這些 App 究竟是不是都能跨平台同步。有點煩人。我真心希望,不只是外觀長得像,連功能也得忠誠地跨上所有行動裝置和電腦才行。不然常常一邊工作一邊抓狂,很想砸滑鼠,好吧冷靜。結果轉了一圈還是回來看價格——畢竟口袋深度有限。如果最後發現根本超出預算,那前面講什麼都是空談。嗯,大概就是這樣。

喔對了,初次體驗 Notion Mail 的時候,給我的感覺真是妙極了——總共有種簡單又乾淨的氛圍存在。我才剛用了大約一週啦,是靠早鳥資格摸進來的。本來還以為會踩到什麼坑,可沒想到導入過程意外地順手。一開始就選 Google 帳號登入,再決定要整合收件匣還是一個帳戶一個欄位——就這樣而已,真的。不需要煩人的細部設定,也沒有那些落落長的新手教學直接嚇跑人。有時候我會突然走神想:為什麼其他 email 工具不能也做得這麼直觀?嗯但拉回重點。如果你早就混熟 Notion 其他應用,那新界面完全不用適應期,就是那股味道、字型、間距全搬過來,一點遮掩都沒有。有些微差異啦,可主調仍舊很一致……突然講遠了,好像在聊設計展覽似的。但就是說,它讓人一下子進入熟悉又帶點新鮮的小宇宙吧。

登入就上手?Notion風格介面大公開

這個介面……嗯,第一眼看真的蠻清爽的,幾乎沒什麼雜訊。和 Gmail 那種永遠有點擁擠的感覺比起來,Notion Mail 的設計就是乾淨俐落——不過說到 Gmail,我也不是要一直比較啦,只是每次進去都會覺得有東西卡在那邊。對於那些每天被收件匣轟炸、常常滑到手軟的人來講,這樣的 UI 真的可能讓人心情好一點(大概吧)。欸對了,差點忘記一件小事:目前只支援 Google 帳號,也就是說,如果你用的是 Outlook 或自訂網域郵箱,那現在還不能直接加進來。不過嘛,他們以後會不會開放更多平台誰知道呢?我自己其實很希望早點看到更新。

## **讓我印象深刻的功能亮點**

### **AI 自動標籤 🏷️**
如果你的收件匣平常像廣告堆積場、認證信與亂七八糟訊息通通混一起——唉,其實好像大家都有這困擾吧?Auto-Label 是 Notion Mail 很主打的一項工具,用戶可以隨意描述分類內容,比如「帳號驗證郵件」或「電子報」,然後它就靠 AI 幫你把之前和未來符合條件的郵件自動貼上標籤。在我的測試裡,自動判斷準確度大致是 60–70%,老實說還有提升空間。欸,不過也滿妙的是,你能把某些標籤獨立變成檢視(資料夾),等於討厭看到什麼訊息就自動分出去,不會再霸佔主要收件匣。有時候操作邏輯跟 Gmail 篩選器有點像,但其實更偏向自然語言理解分類,味道完全不同。

💡 **小技巧:**如果突然想不到要怎麼寫出一個新標籤名稱,其實可以直接打開某封郵件、按下「自動標註相似內容」。系統會幫忙抓規律,把相關信組織起來,在管理上應該算省事啦。我剛才突然想到冰箱裡還剩半杯咖啡,但先回頭拉回重點,就是這工具在細節處理上滿值得玩玩看的。

登入就上手?Notion風格介面大公開

只有Google帳號能用,Outlook去哪了…

### 功能性鍵盤快捷鍵 ⌨️
唉,其實這種東西以前沒在意過,但長時間用下來才發現真的太重要,尤其是像我這種天天黏著鍵盤的人。Notion Mail 的快捷鍵,我覺得算蠻流暢的啦,不會卡頓,也不必去猜說下一步到底該按什麼,操作直接又清楚。有時候手忙腳亂要歸檔、或者趕緊回覆個郵件——其實切來切去不同視窗,它反應一直都還行,大概沒有什麼明顯延遲吧。嗯,好像一度分心去找有沒有那種超進階指令欄之類的(類似 Superhuman 那種),但現在貌似還沒出現,略微小可惜。不過如果真要和其他同級的產品比起來,它依然略勝一籌啦。

### Notion AI 🤖
坦白說,對於 Notion AI 我的感受偏向正面。特別是身為內容創作者,有時候遇到卡住或需要靈感補給,那套系統偶爾其實意外地滿管用的。同樣的 AI 也整合到 Notion 郵件服務裡了——嗯話說有天在寫信時突然想起 Google Gemini,也拿兩邊比了一下,其實細膩度上目前 Notion 還是不如 Gemini,比如它還不能自動摘要郵件內容。如果你只是希望系統幫忙把大致想法自動補完、加點個人化變數倒是做得到,非常適合那些初次聯繫要省事快速丟封信出去的人。但話又說回來,有個明顯限制:它現在還無法學會模仿你自己的筆觸和語感,好像總差那麼一點。不過「改善寫作」跟「縮短內容」這些選項嘛……至少日常小事處理起來很方便,就先這樣湊合一下吧。

### 內建排程功能 📅
嗯……如果電子郵件裡就能直接安排會議,不需要分心再跳出去用其他軟體,其實對不少人肯定挺方便。有時候光是忙著在日曆和信箱間跳轉就快崩潰了啊。一想到可以少切換一次畫面就鬆口氣(雖然我的習慣常常半路跑題)。至於究竟每個人都用不用得到?也許見仁見智吧,但我認為至少對部分族群,那確實是一個蠻貼心的設計哦。

AI自動標籤好像有點聰明又常迷路


Notion Mail 跟 Notion Calendar 的同步真的還蠻順的,這倒是我沒想到。不像有時用 Calendly 那樣還要切來切去,直接在自家系統裡面就能分享可用時段或預約通話。嗯,好吧,我偶爾會懶得再打開其他工具。Gmail、Superhuman 也有一點類似的東西啦,不過說實話,有人覺得 Notion 在自己的生態圈裡整合起來更方便——雖然也不一定每個人都同意啦。

### **滑鼠懸停快速預覽郵件**

你只要把滑鼠移到某封信上,它馬上就冒出內容預覽給你看。老實講,這種即時感有點像行動版 Gmail 在桌面那種通知提醒,有些熟悉但又不太一樣。我常常猶豫到底該不該立刻回信,每次想快點決定卻又拖拉──嗯,我是不是太容易分心?好吧,拉回主題。這個設計就是讓你不用點進去、直接判斷要不要先處理郵件,那種專業感……欸,有時候就這麼消失了(其實大家都會偷懶)。細節上的這些體貼,也許真的可以幫大家省下一些時間和腦力吧。

### **片段(Snippets){}**

每天重複寫同一堆郵件,是不是很煩?Notion Mail 的「片段」功能就派上用場啦,你只需儲存那些常發的範本,不管是一整封還是幾句短訊息,一鍵插入超爽快。有變數可以塞進去嘛,所以偶爾客製一下回答也沒問題。有趣的是,我明明討厭機械式溝通,但看到能偷懶的小工具還是忍不住想試。喔對了,差點忘記自己在寫正事——總之,如果日常真的很需要效率的人,大概會愛死這功能。

### **Notion Mail 是否符合各項期待?**

唉,究竟 Notion Mail 到底能不能滿足各種需求?可能很多人心裡在吵架吧。我猜最在意的大概是介面跟操作體驗了。畫面設計走極簡、輕量風格,收件匣靜悄悄的,看久了竟然有點療癒(或者只是我今天太累)。當然,有的人偏好花俏熱鬧,不過對於追求安靜低干擾氛圍的人來說,也許正中下懷。嗯……好像又扯遠了。不管怎樣,它目前確實針對某群使用者做出了一些貼近需求的小調整。

AI自動標籤好像有點聰明又常迷路

快捷鍵夠快嗎?沒Superhuman那套但比Gmail順手

在收件匣裡頭來回切換,嗯,老實講還挺順手的啦。界面清楚,讓人不會迷路,也滿適合像我這種只想綁定一個帳戶的人。話說回來,有時候我又會突然想試試多帳戶,結果還是選擇單一比較乾脆。好吧。

生產力工具這塊,其實現在功能做得還沒全都到位,大概只能算半成品。不過欸,它的鍵盤快捷鍵倒是設計得很穩,不太會出現那種你按了沒反應的小尷尬。行事曆排程?竟然意外地流暢。但要說 Superhuman 那種「提醒我」或「延後傳送」的高階指令列嘛,目前根本沒有這類進階輔助。唉,感覺有點遺憾,又或者只是我期待太多。

再來談談組織管理能力吧──其實對於第一代軟體來講,它自動標籤功能居然還能讓我小小驚艷了一下。有時候郵件亂七八糟一堆標籤,自動分門別類一下整個世界都安靜了(大誇)。檢視模式甚至能把資料夾的需求直接省掉,不過說真的,有些人可能還是懷念傳統分類法?嗯,我自己也是偶爾會想回頭。

可是跨平台支援這邊就...唉,就真的卡關。到現在居然連基本的行動裝置 app 都沒有,對於那種每天手機上秒收秒回郵件的人來說,這限制就變得很明顯。有時候出門在外想回信,只能乾瞪眼,看著桌機發呆。啊差點扯遠了,總之目前推薦難度確實提升不少。

至於價格嘛,你看現在它免費,用起來也算划算(畢竟白嫖誰不愛),但未來如果哪天突然開始收費,就得考慮是不是值得掏錢。如果功能沒跟著增強,那花錢買單好像有點心虛。我常常會問自己,到底什麼才叫真正物有所值呢?嗯,也許只有等它更新更多以後再下定論吧。

所以說,它到底是不是完美電子郵件應用程式?坦白講,我也搞不太清楚,一下覺得可以,一下又覺得缺東缺西。不過現階段,看在免費份上,好像也沒什麼好挑剔的啦。

小缺憾:沒有行動版也無法管理公司域名郵件

嗯,其實說「完全不是那麼一回事」好像也太絕對,但如果要跟 Gmail 的原始體驗相比,我自己是真的覺得 Notion Mail 稍微還是更順手一點啦。講真的,它已經能應付我大概 80% 的郵件需求,而且重點是,花的心力只佔了 20%。唉,有時候效率跟方便兩個東西就是很難同時兼顧,可 Notion Mail 好像剛好卡在那條平衡線上——欸,不過話又說回來,要是細節可以再修補一些,搞不好真的能拉近和那些頂級產品的距離。我有寫過 Superhuman 那篇超細的評測,裡面把優缺點掏出來檢查了一遍,如果你想知道為什麼我現在偶爾還是選 Superhuman,可以去翻翻看。啊,差點忘記主題。

### **誰會適合用 Notion Mail?**

如果你真的懶得再學那些複雜工具,只求信箱簡單明瞭、不要給生活添亂,那 Notion Mail 八成挺搭你胃口吧。有些人其實光處理信就夠累了,好啦,先拉回正題,我認為以下這幾種人應該最可能從中受益:

**適合的人:**
- **Notion 重度使用者:** 嗯,如果你的工作或日常都離不開 Notion,而且早就習慣它獨特的邏輯,那這支行動 App 幾乎就是直接延伸到收件匣裡頭。
- **學生與自由接案族:** 每天郵件數量沒多誇張,又愛介面清爽、不想被訊息淹沒壓得喘不過氣的人,很對味吧。
- **個人創作者/自營業者:** 只要能寄信、分標籤、專心做事,不追求什麼超複雜篩選或 NLP、自動整合等神奇功能,大致夠用了。咦,其實有時候需求越簡單反而活得輕鬆?
- **Gmail 疲乏者:** 如果你覺得 Gmail 又厚又難纏,每次開都感到無奈(這種情緒我懂),那換成 Notion Mail 說不定會讓心情舒坦不少,也算是一個替代方案。

**也許比較不適合:**
- **銷售與主動拓展客戶的人:** 要是真的靠郵件賺飯吃,需要什麼進階工具啊、大量分析數據、流程自訂化什麼的,目前 Notion Mail 恐怕還撐不起來這種規模。嗯,大概就是如此,有點可惜但現實如此嘛。

小缺憾:沒有行動版也無法管理公司域名郵件

誰最適合用這款郵件工具,什麼人直接pass掉?

Notion Mail 現階段嘛,還是有些地方卡卡的。像什麼呢?嗯……像你要是用 Outlook 或自己的網域搞團隊郵件,Sorry,目前就只能看 Google 帳號的份,其他平台的夥伴說真的就只好再等了。唉,有點無奈。然後啊,如果你大多時間都在手機上滑信箱——我其實也滿常這樣——那沒行動 App 真的是個麻煩。嗯,我剛剛是不是又岔題了?回來、繼續講。如果你原本 Gmail 那邊設了什麼 50 個篩選器啊、標籤分類、轉寄規則,各種花招用很重,Notion Mail 現在這個深度肯定會讓你感覺不太夠力。

所以咧,到底結論怎樣?先別急,我自己反覆想過。不知道為什麼,Notion Mail 給人的 vibe 就是很明顯為那 80% 不愛搞複雜郵件設定的人量身打造,他們只想安靜地收發信、介面順一點,好像不用學新東西也行。有時候真的挺羨慕這種簡單。對於這群人,目前 Notion Mail 說真的有帶來某種新意。

### **總結:全新信箱,卻還是熟悉感**

Notion Mail 是不是革命性?老實說也沒有啦。但把它當成升級版信箱,它完成度倒真心不錯——特別適合早就在 Notion 生態裡打滾的使用者。我話說到一半忽然想到,其實它並沒想取悅所有人,也許正因如此才更顯異色吧。有些時候「不完美」反而比較吸引人。普通用戶如果重視操作單純跟輕巧一點 AI 協助,那現在第一代版本已經能超出預期一些些。當然啦,目前 NLP 搜尋還沒有,也暫時沒推出手機 App,但整體上,它終於不再像十年前那些舊郵件系統一樣古板死氣沉沉,而是弄得乾淨現代,也算是一種進步。

坦白說,我自己短期內應該還是會繼續靠 Superhuman 撐著。不過,一旦 Notion 把行動版 App 推出,又能支援 Outlook 或自訂網域,到時我八成會糾結要不要切換過去。忽然想到,其實 Notion Mail 已經被不少圈子討論起來了,而且拿來跟市面上那些郵件工具比,它確實呈現出另一種立場與玩法,不曉得未來會變成怎樣……唉,大概就這樣吧。

最後評語:清新、不革命,但很想續看第二季

這應該算是一款挺有誠意的產品吧?嗯,清晰度夠、路線也明顯。可是說真的,你現在會不會想立刻轉換?還是心裡在盤算——先觀望,看看第二輪改版再說,其實我自己常這樣。唉,有時候變動太快反而猶豫。

不曉得是不是只有我會懷疑:已經有人把這東西當日常主工具了嗎?欸,我真心想知道答案。你要不要順手滑到留言區瞧一眼,也許…直接主動發起個討論?啊,跑題了,拉回來。

本文出現在[Generative AI]。對了,隨時都可以去[LinkedIn]找我們聊聊;如果順便追蹤一下[Zeniteq],就能第一時間看到AI圈的新故事,大概沒什麼比即時更新來得更讓人焦慮但又期待。

然後,如果你習慣資訊轟炸——我們有[電子報]和[YouTube]頻道,生成式AI新聞或各種新鮮事都能掌握。有點像,不知不覺間被推著走,但又樂此不疲(奇怪)。反正,一起湊熱鬧參與AI未來塑形,好像也挺有趣的啦!

Related to this topic:

Comments

  1. Guest 2025-07-01 Reply
    欸不是啦,這篇看起來有點像業配文吧?感覺每個賣點都很刻意,真的有那麼神奇嗎?我還是習慣用Gmail啦,新東西總是要花時間適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