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啊… 我一直在想,現在開一間公司,或者說,搞一個自己的小事業,跟以前真的很不一樣了。到處都是 app,手機打開,好像什麼問題都有個 app 可以解決。管錢的、管客戶的、管員工的… 什麼都有。
但… 這也是問題所在。選擇太多,反而不知道怎麼選。嗯… 而且老實說,很多文章推薦的,你真的去用了,才發現跟自己想的不一樣。所以今天,我想… 嗯… 用比較自言自語的方式,聊聊幾個所謂的「新創神級 App」,但會多說一些,它們到底在幹嘛,還有… 嗯… 真實的狀況是怎樣。
先說結論:工具不是越多越好
我自己是覺得,重點不是你裝了多少看起來很厲害的 app,而是你現在最痛的問題是什麼,然後只找那個能解決問題的工具。就這樣。很多時候,你手機裡已經有的東西,像是 Google Workspace 或甚至是 LINE,就夠用了。千萬不要為了用而用。
這些 App 到底在幹嘛?真的有那麼神?
好,我們一個一個來看。我不會只講好話,我會把我自己的… 嗯… 疑慮或是一些觀察也放進來。
Google 商家檔案 (以前的 Google My Business)
這個… 這個嚴格來說不算 app 了。很多人還在找那個叫「Google My Business」的 app,但它其實已經… 嗯… 功成身退了。Google 把它整合到 Google Maps 跟 Google 搜尋裡面。
所以你現在要管理你的店家資訊,比如說,改個營業時間、回覆客戶評論,你得直接打開 Google Maps,找到你自己的店,然後在那裡編輯。說真的,一開始有點不習慣,但久了… 好像也沒那麼糟。反正你本來就會開 Google Maps 吧?就是把功能塞到你每天都在用的地方。對於有實體店面,或是需要處理在地客戶服務的新創來說,這個還是… 沒得選,你必須得用。
Splashtop:遠端控制你或客戶的電腦
這個東西就比較… 技術一點。簡單講,它就是讓你用你的手機或電腦,去遠端操作另一台電腦。想像一下,你的同事或客戶電腦有問題,他跟你說半天也說不清楚,用這個,你就可以直接連過去,用你的滑鼠鍵盤幫他搞定。
對那種… 團隊成員很分散的遠端工作團隊,或是做 IT 服務、需要線上幫客戶裝軟體的人來說,這簡直是救星。我自己覺得,它的好處是穩定,而且支援的裝置很多,手機、電腦,甚至有些智慧電視都能裝。
不過呢,這種工具權限很大,所以… 嗯… 一定要很小心。只能用在公司內部或是有授權的客戶身上。千萬不要亂來,那會是… 非法的,而且問題很大。
Vonage:把所有溝通方式綁在一起
Vonage 這家公司… 說真的,年紀可能比一些剛畢業的同事還大,他們從 app 還不流行的時代就有了。但他們現在做的東西,我自己是覺得蠻有趣的。
就是… 你知道的,我們現在溝通管道超亂。一下用 LINE、一下用 Email、一下又要開視訊會議… Vonage 就是想把這些東西,電話、簡訊、視訊,全部整合在一個平台上。對公司來說,管理上會單純很多。對新創團隊來說,特別是需要建立一個比較… 正式一點的溝通系統的時候,這會是個不錯的選項。
它讓團隊成員感覺… 嗯… 更有組織性吧。但老實說,如果你的團隊很小,可能兩三個人,用 LINE 或 Slack 其實也就夠了,殺雞焉用牛刀,你知道嗎。
Blinq:尷尬又不失禮貌的電子名片
你是不是也覺得,疫情過後,跟人交換實體名片這件事,變得有點… 嗯…微妙?好像不太環保,又有點接觸上的顧慮。所以這種電子名片就開始流行起來。
Blinq 就是其中一個做得不錯的。你可以設計自己的數位名片,然後對方用手機掃你的 QR code,你的聯絡資訊就直接存到他手機裡了。超方便。不用再帶一疊紙,也不怕發完。
這種 app 在 Android 跟 iOS 上評價都蠻高的,有 4.8 顆星,算很高了。對於那種需要大量社交、跑活動的創辦人或業務來說,這個真的很實用。至少… 看起來很科技、很酷。
等等,那像 Cash App 這種金流工具呢?
啊,說到這個。原文提到了 Cash App,這個在美國真的超紅,有點像我們的街口支付或 LINE Pay。可以用來收款、付款,甚至做一點小額投資。
但這就是我想特別提醒的【在地化差異】。在美國,用 Cash App 收付款很普遍,但它有它的驗證機制,像是要驗證你的社會安全碼 (SSN) 才能提高額度。這套東西在台灣… 根本行不通。我們有我們自己的一套系統。
所以如果你在台灣,看到國外文章推薦 Cash App 這種金流工具,你可以理解它的概念,但幾乎不用考慮它。你的選擇會是玉山、國泰的企業帳戶,搭配 LINE Pay、街口支付或是綠界科技這種第三方支付。這點… 嗯… 真的差很多,也是看國外文章時要自己過濾的地方。
所以… 我到底該選哪個?
嗯… 講了這麼多,好像更亂了。我弄個表格,用我的想法整理一下好了。這比較… 呃… 主觀,你參考看看就好。
| 工具名稱 | 最適合誰用? | 最大的坑 / 限制是什麼? | 我的碎碎念 |
|---|---|---|---|
| Google 商家檔案 | 有實體店面,或做區域性生意的。基本上是必修課。 | 它已經不是一個獨立 app 了,你得習慣在 Google Maps 裡操作。 | 沒什麼好說的,Google 的地盤,你只能照它的規則玩。但玩得好,客人真的會自己上門。 |
| Splashtop | 遠端團隊的 IT 人員,或是需要線上支援客戶的工程師。 | 權限太大了。如果管理不當或被盜用,公司機密跟客戶資料會很危險。 | 這東西是雙面刃。方便歸方便,但資安的神經要繃很緊。團隊小的時候要先訂好規則。 |
| Vonage | 團隊超過 10 個人,覺得溝通開始混亂,想導入一套正式系統的公司。 | 對 2-3 人的小團隊來說,太重了,也太貴了。導入本身要花時間。 | 我自己覺得… 先把 LINE 跟 Google Meet 用到極致再說。真的不行了,再來考慮這種整合通訊平台。 |
| Blinq (電子名片) | 創辦人、業務、任何需要一直發名片的人。 | 對方也要習慣掃 QR Code。遇到比較年長或不習慣用手機的客戶,還是會卡住。 | 這比較像個人形象工具。很酷,能省紙。但記得,你還是可以準備幾張實體名片以防萬一。 |
最後想說的…
說到底,工具真的只是工具。重點不是你用了什麼最新、最酷的 app。
而是… 你和你的團隊,有沒有因為這些東西,工作起來真的有順暢一點?溝通的誤會,有沒有少一點?找一份文件,時間有沒有快一點?
如果答案是沒有,那再厲害的工具,也只是… 呃… 另一個讓你分心的東西而已。先從釐清問題開始吧。嗯… 大致上是這樣。
聊了這麼多,換你說說看。在你現在的團隊規模(就算只有你一個人),你覺得最缺、最痛的是哪一類的工具?是收款、溝通、還是專案管理?在下面留言聊聊你的情況吧。
